close

《春秋‧僖公十六年》:「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這是《春秋》時代裡一次小小的事件,有六隻鳥倒著飛,飛過了宋國的都門。宋人把此事和同一個月裡發生的天降五隕石兩事,都當成了古怪與災異,所以跑去跟魯國這個謠指部資訊中心報告,此事就這樣記進了魯史《春秋》當中。

什麼叫「鳥倒飛」?古人沒有清楚的界定。《左傳》直覺地認為:啊不過就是風太大,造成六隻水鳥逆風飛不動,甚至被風給吹得倒退嚕而已咩,所以不當一回事。然而,如果只是鳥被大風吹得不能前進,其實不太能說成「倒飛」。我不是賞鳥人士(這有待專業人士來分析一下),但看了一些youtube上的影片,許多鳥類確實會因為風太大而難以往前飛,但是大多是被風吹得方向大亂後,鳥就會自己扭過頭調整方向,變成順風飛一小段,或者向旁邊飛走,有的則是乾脆逆風降落。至少,當鳥逆風而進的時候,牠們常常是有點狼狽掙扎的,絕少優雅地倒飛後退。如果當年的宋人看到的是一小群鳥飛過城門時被強風給吹亂隊形與方向,似乎不應該如此大驚小怪,以為是災異預告。

我想,這幾隻鳥一定有啥地方不對勁才是。起碼不會只是日常生活裡看得到的,因為風大所造成的鳥類飛行困難或障礙。

所以,我覺得《左傳》的解釋可能是有問題的。那六隻鳥肯定出了什麼特別的狀況,因為太反常,所以宋人才覺得需要通告四方。只是究竟是啥狀況、什麼原因,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了。會是遇到強烈風切,眾鳥瞬間位移,以至於看起來好像倒飛而過嗎?

當然,講到鳥倒飛,地球上確實有一種鳥會倒飛,那就是產於南美的蜂鳥。但是我們可以猜想這六隻倒著飛過宋都的鳥就是蜂鳥嗎?好像問題更大?然而,確實有學者腦洞大開,做了這樣的推測。出身於清華國學研究所,師事清華五大導師的衛聚賢教授,就根據這句話推演出一整套古代中國與美洲交通往來的理論。而且位清大老學長這可不是寫寫論文、嘴一嘴就算了,為了證明他的後期中國人渡海與南美洲文化交流的理論,他可是在1950年代真正地造了一搜仿古漢代木船,和友人駕著這搜木船橫渡太平洋,差一點就到了美洲(可惜差了百來哩,功敗垂成...)。不管他的歷史理論可從否,能夠搞這樣一條船,而且親自實驗,真是條漢子。

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幫忙補充一下這條鳥退飛的記載?我真的覺得古書裡應該隱藏了很多疑似自然科學的觀察結果,值得挖一挖。22140921_1825815164098658_3297571008571858639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蛙 的頭像
    老蛙

    今夜蛙聲......真的很吵

    老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